三月初春的暖陽照在伶仃洋岸🎀,位於翠亨新區珠江口橫門水道鹹淡水交界處的無瓣海桑紅樹林,煥發出勃勃生機。這是正在建設的中山翠亨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地,總規劃面積達625公頃。
這裏位於廣州南沙濕地和淇澳島中間👷🏽♂️🏵,距離這兩個鳥類棲息地直線距離9公裏。未來,這裏將和南沙濕地和淇澳島共同構成國際候鳥的遷徙通道ℹ️,是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🧑🔧。
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
改革開放以來🧒🏿,中山以全省1%的土地面積,連續多年創造出位居全省前列的經濟總量,但依然保持了好山好水好風光——也正因如此,中山成為全國最早獲得聯合國“人居獎”的城市、第一批獲頒“全國文明城市”🙃,同時也攬獲國家森林城市、國家衛生城市、中國優秀旅遊城市、全國生態市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等一系列“國字號”榮譽。
邁入城市發展新征程的中山🫑,以更寬廣的視野💁、更大的格局、更高的標準謀劃推動新一輪大發展🧑🏻💼。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🧐,中山市通過不斷提升城市現代化國際化功能品質,進一步增強中山市城市吸引力和承載力🕜,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共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,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宜居精品城市的建設。
南方日報記者 郎慧 郭冬冬 羅麗娟 通訊員 柯漢財 肖歡歡
904公裏綠道引領“慢生活”
天然屏障五桂山、煙波浩渺伶仃洋🏋️🧏🏻、風光秀麗岐江河🔄,描繪了中山市作為嶺南水鄉的山水美。
在這180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,鋪設了900多公裏的城市綠道。
東接古香林公園🧑🚒,西接樹木園——在中山城區的金鐘湖公園,總裏程約12公裏的綠道沿山而設♋️,蜿蜒回轉。
站在即將修建完成的螺旋式天臺上遠眺,湖光山色盡收眼底🤽🏼♂️,在接連成片的叢林疊翠之中,新修的綠道環湖蜿蜒,十分醒目。中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👎🏽,綠道運動、湖濱休閑和濕地體驗等將是公園升級後的主打特色。據悉,升級後的金鐘湖公園將在現有綠道的基礎上,根據遊人的體力和時間👨🏻🦰☝🏽,打造全新壩下人行步道和12公裏環湖綠道✍🏼⚆,帶給市民別樣的健身和濕地休閑體驗👧🧑🏽🦰。
自西向東的主幹道博愛路上👫🏻✴️,綠化帶在細雨下抽著新芽🧛🏼,給初春增添了一份新色🧑🏽🔬。這裏👮🏼♂️,也是城區博愛路綠道的所在地。
“城市綠道主要服務於市民通行🧚🏽,鼓勵大家多使用單車等環保型交通工具,公園綠道只是其中的一種類型。”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🥏,博愛路是市政道路中綠道建設的示範區之一,集出行🧝🏼♀️、景觀、遊玩功能於一體,是市民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🧖🏻。目前👩🏻💼,中山市中心城區綠道設置主要在市政道路上采取“人非”(人行道—非機動車道)共板的方式,以適應城區馬路普遍較窄的現狀,在市政道路每300—500米處設置公共自行車租賃點鼓勵市民使用單車出行💇🏿。
早在2009年,中山市啟動了綠道規劃建設工作,“十二五”期間已建成總長度約183公裏的區域綠道,實現省網全線貫通🫵🏼。
據中山市住建局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2018年底,中山市累計建成綠道904公裏,其中區域綠道182.7公裏🛶,中心城區綠道125.5公裏🤩,鎮區綠道595.8公裏。在綜合考量各綠道區位和功能的基礎上🫴🏿👮🏽,中山結合市政道路🤹🏻♀️、綠地🎐、公園建設🐵,因地製宜地設計配套的城市、村(社區)兩級綠道👁🧑🎤,打造城鄉一體化綠道網🏩🧗♀️。繼而通過綠道網的建設,串聯起公共服務設施,鼓勵市民以綠色出行的方式體驗城市綠廊、公園群、歷史文化遺跡等公益性場所。
為加強對市鎮兩級綠道的管理維護⛔,市住建局曾下發《中山市綠道網管理辦法(試行)》(下稱《辦法》),明確了不同區域綠道的管護職責單位👩🏽🫃🏼,同時規範了各鎮區綠道管護單位的日常工作並對其開展定期檢查。此外,針對綠道建設的餐飲、購物🤾🏼♂️、自行車租賃等服務項目✋🏿,《辦法》也對其市場化經營進行了引導🤸🏼♂️🍟。
建設高品質“國家森林城市”
3月😇,逸仙湖公園裏春意盎然。
作為石岐老城區裏難得的大片景觀綠地🎀🩵,在茶余飯後,街坊們早已習慣了到這裏休閑散步👩🏽🦰。2017年,逸仙湖公園改造二期工程啟動👨🏽🛑。如今🥁,一些老舊道路和廣場進行了翻新和綠化🛝,還增設了兒童活動區、康體健身設施和自行車棚等便民設施。
再過幾個月,街坊們還可以帶上家裏的小朋友,到市兒童公園裏盡情玩耍🦸🏼♀️。市兒童公園位於東區🕒,規劃面積約308畝,預計今年6月局部對外開放👨🏻🍼🤹🏽♂️。在規劃建設上,園區將充分利用金鐘湖風景🧟♂️,力求山🪑、林、湖相得益彰且充滿童趣。例如,C區計劃建設露營體驗場所,另有三個探險樹屋供孩子遊玩🤾♂️。
功能各異的主題公園是現代宜居城市的標配。在創建“國家森林城市”期間,中山建成開放各類主題公園55個,277個村居基本實現細胞公園、口袋公園全覆蓋👩🏿⚖️,全市各大型公園綠地年接待遊客量突破1000萬人次。去年10月,在2018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上,中山成功獲得“國家森林城市”稱號。
根據規劃,中山將持續推進翠亨國家濕地公園🈸、中山國家森林公園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塊“國字號”金字招牌建設;加快鳳凰山🔳、鐵爐山、丫髻山等森林公園建設,推進金鬥灣、崖口📳、竹排等省市級生態濕地公園建設,推進金鐘湖公園群等城市公園建設;推進四個組團兒童公園建設。
市林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👈🏼,未來將積極發揮中山生態宜居優勢,保障森林資源安全,完善保護自然生態系統,提供更多更優質生態產品,把中山打造成為生態系統更為完善🏄🏼♀️、生態安全更為穩固、生態優勢更為突出的“國家森林城市”🤷🏻🦀。
繼南朗👧、板芙、古鎮🚣🏽♀️、南頭獲評首批“廣東省森林小鎮”後,去年小欖、橫欄🏃🏻➡️、東鳳👭、沙溪🧟♂️、坦洲也獲評“廣東省森林小鎮”。目前🌄,中山的森林小鎮數量全省最多🧑🏼✈️,生態品牌效應進一步擴大。並且🗿,全市18個建製鎮以及五桂山均已完成森林小鎮建設規劃🛞。
市林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透露,基於各鎮區城鄉綠化水平均衡優勢🧔🏼,按照組團發展、全域聯創的思路🧔🏼♂️,將以森林公園、濕地公園、城市公園等多層次公園體系建設,以及森林精準提質增效、濱水綠色廊道🛻、鄉村綠化美化建設等重點工程為抓手,全面提升鎮區宜居環境,建成生態優美、各具特色的森林小鎮👨,為鎮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強大生態競爭力🧔🏽♀️,為市民安居樂業提供優越生態環境“硬”保障。
今年,中山將組織五桂山🏋🏿♀️、三角、阜沙等鎮區按照工作部署紮實推進森林小鎮建設,認真做好森林小鎮認定申報工作✴️,完成年度創建任務,力爭2020年實現“全域森林小鎮”的目標。
機製創新守住“中山綠”
近年來,中山市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🧛🏽♀️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上進行了有益探索,在兼顧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方面尋求平衡點,守住好山好水好風光🤦🏻。
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,中山生態文明建設也持續推向縱深。
持續改善生態環境,建設碧水藍天的“高顏值”中山。2019年,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❤️,中山將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🧏🏽♀️🥱,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🌉,打好碧水🙏🏼、藍天🤾♀️、凈土三大戰役。
而一系列機製體製創新,也為守護“中山綠”提供了製度保障。
在生態補償機製方面🚍,中山在全省率先實施“統籌型”生態補償政策👨👩👧👦,也是新《環境保護法》頒布後全省首個製定生態補償政策的地級市👊🏿。通過創新性提出並實施“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橫向補償”,對生態公益林的生態效益進行評估和量化,綜合區位、人口、經濟⚧、資源等因素確定各鎮區享受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所必須支付的成本👦🏿,由中山市財政統一收取,再根據生態公益林面積進行二次分配。
在推進綠色生產與生活方面🏊🏽♂️,2018年,中山出臺了《中山市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(2018—2020年)》,提出了到2020年,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要穩定在90%以上,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100%🥹🦩,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%以上等總體目標。在去年召開的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🙂,中山市相關部門強調,要改變“大量生產、大量消耗⛹🏻♂️🎆、大量排放”的傳統生產消費模式,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👱🏻。
1997年10月9日,時任聯合國人居中心信息與對外關系部主任克裏斯蒂娜·恩格菲爾德來到中山,代表聯合國人居中心為中山頒發“聯合國人居環境獎”,中山成為當年度唯一獲獎的亞洲國家城市📽👷🏻♀️,而聯合國“人居獎”也成為偉人故裏現城市建設最集中的一個理念表達。
在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,中山市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💇♂️,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,加強與珠三角城市生態環境協同治理,堅決打好水、大氣、土壤汙染防治“三大戰役”,強化大氣、水汙染治理聯防聯控,提升生態環境質量。同時🕚,通過大力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工程👨🏿🦳,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協同建設綠色低碳美麗灣區。
■特寫
岐澳古道打造
綠道建設升級版
今年部分路段將陸續修復完工
岐澳古道💇🏽♀️,舊時曾被稱作“香山的茶馬古道”,不僅作為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重要通道之一🦸🏼,也是當時中國僅有的幾條開眼看世界的通道。當年😚,從中山走出去的第一代華僑,就是沿岐澳古道走向澳門乘船出海的。
舊道新顏🟨。作為廣東省全力打造的南粵古驛道11條重點線路之一☑️,岐澳古道中山段的建設始終堅持“原真性、完整性和最低幹預原則”🧑🏽🏫,並通過對沿線綠化、植被的提升,將古驛道的歷史文化風貌與自然生態景觀完美結合👎,進一步建設升級版綠道🎃。
2018年,為完成一項保護性修復工作,五桂山辦事處投入了170萬元,對4500米的驛道本體段進行了清理💂🏿♀️、排水處理👎🏼,並集中進行環境整治和局部修復🫣,還將有安全隱患的綠道加裝了安全護欄保護遊人安全。2018年“國慶”前夕,岐澳古道五桂山精華段正式面向市民開放🧑🏿🦳𓀃,吸引了粵澳兩地眾多市民趕來體驗徒步旅行。
據悉,2019年五桂山還將計劃投資約500萬元,繼續開展岐澳古道五桂山段的提升工作,推動綠道植物科普標識等提升工程👩🏽🦱。目前👳🏽♀️,古道五桂山段第二階段提升工程已經動工😒,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完工對外開放。
岐澳古道沿線風景秀麗🐈,文化名勝聚集,現已開放的五桂山精華段全線約5公裏🤌🏻,平均徒步時間在一小時左右。綠道分為泥土與石條路兩部分📅🤦♂️,在兩旁郁郁蔥蔥的樹林中形成夾道,沿著蜿蜒平整的綠道登上山丘,便可一覽湖光山色並享受中山城市“綠肺”帶來的清新空氣。除了徒步旅行之外👨🏽🦳🖨,岐澳古道在騎行愛好者之中也頗受歡迎。2018年🕊,“群英故裏,中山足跡”南粵香山古驛道騎行活動在這裏開展,以綠道騎行活動為載體,串聯並整合周邊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,不僅帶動全民健身熱潮🥎,也提升了城市影響力。
中山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透露👨🏽🎓,2019年,市住建局將繼續推進岐澳古道五桂山精華段和三鄉古鶴、雍陌示範段建設💧,並通過綠道將驛道中山石岐起點與珠海🦮、澳門段相銜接🤽🏼。中山三鄉古鶴示範段始建於清代,總長約1200米,用花崗和石條鋪就而成👨🏿🔧,2017年,三鄉鎮以秀美村莊規劃為先導🧙🏼♀️🤾🏼♂️,以村容村貌和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,開啟了古道修復工作。2019年,相關部門將繼續推進古鶴段第二階段提升工程,預計總投資860萬元,將於今年年內竣工。
岐澳古道三鄉雍陌示範段全長1300米,其間宗祠🫄🏼、名人故居、自然休閑設施等資源散落交織🌏。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透露,今年,將落實石板街重修、雍陌公園改造、綠化及市政工程項目等工作🍊,全部修復項目預計於年內完工。